智慧大棚遠程獲取溫室內大棚內部空氣溫濕度、土壤溫濕度、二氧化碳濃度、光照強度等數據通過農業物聯網技術,讓溫室大棚環境最適宜作物生產實現精細化的管理,實現真正的智慧農業。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現代農業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全國各地均根據各自需要建設了溫室大棚等來為農作物創造更好的生長環境,以使農作物在不適合生長的季節產出,豐富國民餐桌。
近年來,溫室大棚種植為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帶來極大的便利,得到了迅速的推廣和應用。種植環境中的溫度、濕度、光照度、CO2濃度等環境因子對作物的生產有很大的影響。傳統的人工控制方式難以達到科學合理種植的要求。根據大棚智能監控的特殊性,需要傳輸大棚現場參數給管理者,并把管理者的命令下發到現場執行設備,同時又要使上級部門可隨時通過互連網或者手機信息了解區域大棚的實時狀況。

針對這一需要,我公司自主研發了智能溫室大棚控制系統,本系統主要由溫室環境信息采集傳輸、溫室設備智能控制、云平臺三部分組成,利用物聯網技術和組態軟件實時遠程獲取大棚內部的環境參數,如溫度、濕度、光照、土壤溫濕度、CO2濃度等,通過分析,手動或自動控制各種設備(卷簾卷膜、加熱器、噴灌滴灌、水泵、風機、加溫補光等設備),以適應不同生物生長繁育的需要。
通過本系統可以實現:精確掌握環境指標,取代“憑感覺”;隨時隨地掌握現場信息,隨時隨地控制現場設備,提高效率降低勞動強度;自動調節各項指標,為作物提供最“舒適”、最穩定的生長環境;形成標準化種植,方便復制。

系統采用光照、空氣溫濕度、土壤溫濕度等傳感器對溫室網棚培育環境進行實時感知,通過無線信息傳輸節點將數字信號傳輸到系統后臺,經過服務器處理后形成圖形化顯示輸出。系統提供各種統計功能并支持數據導出,當環境指標超標時能夠自動開啟和關閉風機、電磁閥、遮陽板等設備以實現智能化。


1、環境數據采集:利用我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傳感器,對大棚內環境進行多點實時動態數據采集,為大棚控制和分析提供數據支持。
2、數據傳輸:傳感器與智能網關可通過有線、無線、以太網、4G、WIFI等方式連接到一起。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現場布線方式或無線傳輸方式進行數據傳輸,網關將數據傳輸至云平臺,云平臺可實現對所有系統及數據的集中控制與顯示。
3、設備控制:用戶可設定某些參數指標的上限和下限,低于或高于設定值時都會產生報警信息,利用短信方式發送到用戶手機上,并在云平臺顯示出來。用戶從終端(手機/電腦)可以查看溫室大棚的實時數據,并使用遠程控制功能通過繼電器控制設備或模擬輸出模塊對溫室大棚自動化設備進行控制操作,如自動噴灑系統、自動換氣系統、自動澆灌系統。
通過智能硬件、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采集環境和植物生長數據,為智能控制和創造生長環境提供條件,實現“科學指導生態輪作和智能化管理”,構筑智慧農業大棚之靈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