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是農業中的智慧經濟,或智慧經濟形態在農業中的具體表現。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智慧農業是智慧經濟主要的組成部分,是發展中國家消除貧困、實現后發優勢、經濟發展后來居上、實現趕超戰略的主要途徑。
“民以食為天;農業穩,天下穩;農民安,天下安”。農業乃國之根本,智慧農業是農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
什么是智慧農業?
智慧農業是農業中的智慧經濟,或智慧經濟形態在農業中的具體表現。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智慧農業是智慧經濟主要的組成部分,是發展中國家消除貧困、實現后發優勢、經濟發展后來居上、實現趕超戰略的主要途徑。
智慧農業是物聯網技術在現代農業領域的應用,主要有監控功能系統、監測功能系統、實時圖像與視頻監控功能。

(1)監控功能系統
根據無線網絡獲取植物生長環境信息,如監測土壤水分、土壤溫度、空氣溫度、空氣濕度、光照強度、植物養分含量等參數。其它參數也可以選配,如土壤中的PH值、電導率等等。
監控功能系統負責接收無線傳感匯聚節點發來的數據、存儲、顯示和數據管理,實現所有基地測試點信息的獲取、管理、動態顯示和分析處理以直觀的圖表和曲線的方式顯示給用戶。
系統根據以上各類信息的反饋對農業園區進行自動灌溉、自動降溫、自動卷模、自動進行液體肥料施肥、自動噴藥等自動控制。
(2)監測功能系統
在農業園區內實現自動信息檢測與控制,通過配備無線傳感節點,太陽能供電系統、信息采集和信息路由設備配備無線傳感傳輸系統。
每個基點配置無線傳感節點,每個無線傳感節點可監測土壤水分、土壤溫度、空氣溫度、空氣濕度、光照強度、植物養分含量等參數。
根據種植作物的需求提供各種聲光報警信息和短信報警信息。
(3)實時圖像與視頻監控功能
農業物聯網的基本概念是實現農業上作物與環境、土壤及肥力間的物物相聯的關系網絡,通過多維信息與多層次處理實現農作物的最佳生長環境調理及施肥管理。
但是作為管理農業生產的人員而言,僅僅數值化的物物相聯并不能完全營造作物最佳生長條件。
視頻與圖像監控為物與物之間的關聯提供了更直觀的表達方式。
智慧農業對比傳統農業生產,蔬菜無需栽種于土壤,甚至無需自然光,產量卻可達常規種植的3-5倍;灌溉和施肥無需人工勞作,而由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精準完成,比大田漫灌節水70%-80%;種植空間不只限于平面,還可垂直立體,土地節約高達80%;打農藥有無人機,大棚采摘有機器人,耕地、收割、曬谷、大米加工全程機械化……

